11.19 常年期第33周星期二

2024-11-19   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  阅读量:572

常年期 第三十三周 星期二

 

读经—(谁若给我开门,我就要进去和他吃饭。)

恭读默示录  3:1-6,14-22

若望我,听到天主对我说:“你写信给撒尔德教会的使者,说:‘那有天主的七神和七颗星的这样说:我知道你的行为;也知道你有生活之名,其实你是死的。你该警醒,使其余将要死的人坚强起来;因为我发现你的行为在我天主面前是不完全的。所以,你该回想你是怎样接受了,所听的天主的道:你该遵守,又该悔改。假如你不警醒,我必要像盗贼一样,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来到你那里。可是在撒尔德你还有几个没有玷污自己衣服的人,他们必要穿上白衣,与我同行;因为他们当得起。胜利的必要这样穿上白衣,我绝不从生命册上把他们的名字抹去;我要在我父和他的天使面前,承认他们的名字。有耳朵的,就当听圣神向各教会所说的话。’”

“你写信给劳狄刻雅教会的使者,说:‘那做阿们的——忠信而真实的见证、天主创造万物的根源,这样说:我知道你的行为:你不冷也不热;但愿你或冷或热!可是,你既然是温的,也不冷也不热,我必要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。你说:“我是富有的,我发了大财,什么也不缺少”;你却不知,你是多么不幸,多么可怜,多么贫穷,你又瞎眼,又赤身裸体。我建议你向我购买用火精炼的金子,使你富有;再买一件白衣穿上,遮盖你裸体的羞耻;也买眼药抹在眼上,使你能看见。凡我所疼爱的人,我就谴责他,管教他;所以你应当发愤热心,痛悔改过!看哪,我站在门口敲门,谁若听见我的声音给我开门,我必定进去,我要同他,他也要同我一起吃饭。胜利的,我要赐他和我一同坐在我的宝座上;如同我得胜了和我父一同坐在他的宝座上一样。有耳朵的,就当听圣神向各教会所说的话。’”

 

释义

《若望默示录》第一部份中的七封信(2:1~3:22),目的是帮助小亚细亚的教会、以及所有教会团体做好准备面对(或迎接)即将来临的主。当时这些团体的情况是怎样的?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信件便可发现,他们具有相同结构,而其内容都清楚显示,他们都是遭受迫害、面临危险的教会。整体性、全面性地迫害基督徒的情况尚未发生;但是这些小教会团体也很难为自己主张什么,处处可以感受到犹太和外邦社会的影响。

在厄弗所(2:3-4)、撒尔德(3:1-2)、和劳狄刻雅(3:15)的各个教会中弥漫着疲乏、漠不关心、不冷不热的态度。作者迫切地呼吁这些教会团体悔改,以面对已经来近的审判。斯米纳、提雅提辣和非拉德非雅教会的情况看起来比较好些,但是作者也提醒她们:“应该坚持已有的”,因为撒旦的会众充斥各处(参阅:2:9、24;3:9)。

这七封写给各教会的信一再呼吁大家悔改、忠信,警告他们不可盲目的自信,提醒他们主即将来执行审判与赏报。这些警语当然也是对今日教会发出的。

 

 

福音(人子来,是为寻找并拯救迷失了的人。)

恭读圣路加福音  19:1-10

那时候,耶稣进了耶里哥,正经过的时候,有一个人,名叫匝凯,他原是税吏长,是个富有的人。他想要看看耶稣是什么人;但由于人多,不能看见,因为他身材短小,于是他往前奔跑,攀上了一棵野桑树,要看看耶稣,因为耶稣就要从那里经过。耶稣来到那地方,抬头一看,对他说:“匝凯!你快下来!因为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。”他便赶快下来,喜悦地款待耶稣。众人见了,都窃窃私议说:“他竟到有罪的人那里投宿。”匝凯站起来对主说:“主,你看,我把我财物的一半施舍给穷人;我如果欺骗过谁,我就以四倍赔偿。”耶稣对他说:“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,因为他也是亚巴郎之子。因为人子来,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。”

 

释义

每当路加福音提到“今天”,就是表示有某个重要的事件将由天主而发生,一个人的历史(或人性的历史)要达到其目标。例如路4:21:“你们刚才听过的这段圣经,今天应验了 …”;19:9:“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 …”;23:43:“我实在告诉你: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 …”。

在这后面的两个例子中,都是某个具体的人在“今天”得到恩宠的许诺。对税吏匝凯和被钉在十字架的强盗而言,这个“今天”意味着绝对的转变。

拯救罪人的主耶稣和他们相遇。然而“众人”却“窃窃私议”,因为耶稣在罪人家中作客导致他们不悦。但是天上却由于一个罪人的悔改而充满欢乐。

同样的,这个税吏的心中也充满喜乐,因为他(很可能)第一次真正经验到爱。他特别被爱,因为他特别需要爱。天主的爱就是这样,把错误生命的重担从悔改者身上除去,赏赐他新生与共融的喜乐。

 
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天主教周至教区”、“本站讯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。内容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教区或本网站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凡教区、堂区或个人投稿,版权虽属本网,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。

教堂信息

服务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