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8 常年期第一周 星期六
常年期 第一周 星期六
读经一(我们要怀着依恃的心,走近恩宠的宝座。)
恭读致希伯来人书 4:12-16
弟兄们:天主的话确实是生活的、有效力的,比各种双刃的剑更锐利,一直穿入灵和魂、关节与骨髓的分离点,并且可以辨别心中的思想和意念。没有一个受造物,在天主面前不是显明的,万物在他眼前都是袒露敞开的,我们必须向他交账。我们既然有一位伟大的、进入了诸天的司祭,就是天主子耶稣,我们就应坚持所信奉的真道。因为我们的大司祭,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,而是一位在各方面像我们一样,受过试探,只是没有犯过罪。所以我们要怀着依恃的心,走近恩宠的宝座,以获得仁慈,找到恩宠,做为及时的援助。
释义
新的天主子民和旧的天主选民一样,都领受了天主的许诺(4:2)。第12节所谈论的就是这个许诺之言,它是“生活的、有效力的”、锐利的、穿透的、和辨别的。哪里接受这话,这话就在那里唤起生命;谁与这话相遇,就经验到它改变的力量;这话碰到谁,这人便不能再掩饰,因为一切都变成“袒露敞开的”。
从4:14开始了一个新的反省:“我们有一位伟大的大司祭” ─ 天主子。祂大于一切:大于天使(2:1-18)、大于梅瑟(3:1-19)、大于若苏厄(4:1-11),也大于大司祭亚郎(4:14-5:10)。《希伯来书》的整个中间部份都在论述大司祭耶稣。我们有一位大司祭,祂“同情我们”(4:15),祂为我们打开通往天上至圣所的通道,因而给予我们信赖与希望。
福音(我不是来召义人,而是召罪人。)
恭读圣马尔谷福音 2:13-17
那时候,耶稣又出去,到了加里肋亚海边,群众都到他跟前来,他便教训他们。当时,他看见阿耳斐的儿子肋未坐在税关上,便向他说:“来跟随我吧!”他就起来跟随了耶稣。当耶稣在他家中吃饭的时候,有许多税务员和罪人,也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起吃饭,因为己有许多人跟随了他。法利塞党的经师,看见耶稣与罪人和税务员一起吃饭,就对他的门徒说:“他怎么与罪人和税务员一起吃饭呢?”耶稣听了,就对他们说:“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,有病的人才需要;我来不是要召义人,而是要召罪人。”
释义
今日的福音分两段,前段是耶稣召叫肋未,后段为这个召叫故事引发的一段耶稣和法利塞党的经师之间的争辩。
税吏是代表罗马权威向犹太人民征收税金的官吏,他们大多是犹太人,因此被视为帮助罗马压榨同胞的人。尤其他们当中有许多人,也趁职务之便巧取豪夺不当利益,因此,犹太人十分鄙视这些人。但是,对耶稣而言,他们也是上主救援的对象,因此主动与他们亲近、认同。耶稣如同召叫首批门徒一样坚定、简单的话语召叫了肋未,而肋未也同样地立刻跟随了耶稣。
肋未为庆祝自己的悔改蒙恩,摆设宴席。犹太经师却对耶稣与税吏、罪人一同吃饭的行动提出抗议,因为犹太人认为这些税吏、罪人,不遵守法律,因此没有资格得到救恩。但耶稣却回应说:“我不是来召义人,而是召罪人!”
这话目的在使经师们知道,祂来是要召叫人归向生命;这是一个恩赐,只有那些自认有需要的人(罪人),才能得到;凡自以为义,不知道自己匮乏的人,便无法接受天主借着耶稣赏赐给人的慈爱和美善。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天主教周至教区”、“本站讯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。内容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教区或本网站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凡教区、堂区或个人投稿,版权虽属本网,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