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11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

2024-08-11   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  阅读量:437

常年期第十九主日

 

福音(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活的食粮。)

恭读圣若望福音  6:41-51

那时候,因为耶稣说“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”,犹太人就暗中议论说:“这不是若瑟的儿子耶稣吗?祂的父母,我们不是都认识吗?怎么祂竟然说:‘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?’”耶稣对他们说:“你们不要彼此议论纷纷,要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,就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。到我这里的,我在末日要使他复活。先知书上记载:‘众人都要接受天主的教训。’凡是听从父的教训,又去学习的人都要到我这里来。这并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,只有从天主来的那一位才看见过父。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:信从我的人,必得永生。我就是生命的食粮。你们的祖先在旷野中吃过玛纳,仍然死了。然而这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,谁吃了,就不死。我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活着的食粮,谁若吃了这食粮,必要活到永远。我所要赐给的食粮,就是我的肉,是为了使世人得到生命而赐给的。”

 

 

【经文脉络】

这个主日的福音是耶稣“生命之粮”言论的第二段(若6:41-51),整段经文进行的方式仍然是群众和耶稣的对话,首先是耶稣之前说的话(35-40)引起群众窃窃私议(41-42),接着是耶稣更进一步的响应(43-51)。

 

成见使人盲目

由于耶稣说祂是“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”(41),犹太人因此而对耶稣窃窃私议。旧约常常出现以色列子民窃窃私议的情况,尤其是他们在旷野流徙的时代中最为常见,旧约的作者用这种方式表达以色列子民不相信天主、或祂所派遣来的先知。

由此看出,这里群众窃窃私议的态度,显示他们不相信耶稣的话。耶稣宣称自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,犹太人反对祂,因为他们自以为知道耶稣的身世:“这人不是若瑟的儿子吗?”(42)

 

听从耶稣就是听从天主

耶稣关于自己所做的宣称是祂的“自我启示”,其内容对犹太人而言是完全陌生的,这个陌生感只有借着信仰才能克服。但是信仰的能力唯独来自天主父的启示:“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,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,而我在末日要叫他复活。”(44)这句话听起来含有“预定论”的色彩,历史中的确有不少人因此而主张预定论。

但是,这并非若望福音作者的思想,因为他立刻借着耶稣的话,对这个可能的误解做出更正,以及进一步的解释。耶稣说:“先知书上记载:‘众人都要蒙受天主的训诲。’”(45)根据这句先知书上的话,一切人都要被称做天主的学生。先知们的预言现在已经实现了,因为人们可以听见耶稣的话,并由此而得到教导。

信仰是恩宠,是一个和耶稣基督密不可分、而且对一切人开放的恩宠。唯独耶稣有和天父密不可分的关系、直接的关系,其他的人都必须依靠祂,一切人都必须经由祂而得到教导。聆听耶稣,就是直接蒙受“天主的训诲”,而“由父听教而学习的,必到耶稣这里来。”(45)。

 

天上降下的生活食粮

这段经文的最后(47-51)再次提起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主题,首先是耶稣再次要求众人必须相信,说明出于自由的信仰是得到永生的决定性因素:“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:信从的人必得永生。”(47)

耶稣并且再次指出“玛纳”和真实的“天上食粮”之间绝对的不同:玛纳属于“世上”的层面,不能够救人脱离死亡;耶稣属于“天上”的层面,祂才是使人得到永远生命的食粮。祂说:“我是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。”(51)

耶稣的这段谈话当中,位格性(我)和非位格性(食粮)的话语彼此交错出现,食用这个食粮是一种图像性的语言,只能够当作隐喻了解,根本的意思就是指“相信耶稣”(真正物质性的“吃”,要在下主日的福音经文中才出现)。

整段谈话的重心特别表现在“生命”和“死亡”两个极端不同的对立思想:谁如果吃了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,就是说谁若相信耶稣,就必定要生活直到永远,他将不会见到死亡。

 

【综合反省】

“天上”和“人间”的对立

从上个主日到这个主日一大段耶稣和群众的对话当中,我们看见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发展。一方面是耶稣一再重复地要求信仰,但另一方面,祂的要求却一再地遭遇到越来越深的不信,在此我们看见“天上的智慧”和“世上的愚妄”彼此对立。

 

对于永生的渴望

综合而言,这段经文的中心思想就是—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饮食,食用这个食粮的意思就是相信耶稣。因此经文中出现的“饥饿”和“口渴”其实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:

  • 群众寻求的是能够使他们肉体得到饱足的食粮;梅瑟曾许诺天上要降下“玛纳”给以色列子民食用,但只是使他们在现世中得以存活;
  • 群众寻找耶稣,也只是因为期望祂在现时刻里满足他们的口腹;这些人所关怀都只是现世的层次,这正是导致他们不信的根本原因。他们从未明白、或者从未体验到“真正的饥饿”,因此也从未寻求能够解决真正饥饿的食粮。

唯有感受到真正的饥饿,才会寻求真正的食粮,才能真正明了信仰的重要性;唯有能够看出一切现世的安全感当中所含有的错谬,才会放弃追求现世生活的安全感,而期望得到永远的真生命。

 
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天主教周至教区”、“本站讯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。内容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教区或本网站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凡教区、堂区或个人投稿,版权虽属本网,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。

本月纪念日 祝圣 去世

教堂信息

服务中心